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國際青年菁英拜會陳毓鈞教授 談兩岸關係

【台北訊】參加「2013兩岸菁英暨學人蹲點研究獎助計畫」的八名國際青年菁英學人,十七日下午拜會漢青兩岸基金會,由基金會創辦人陳毓鈞教授親自接待。在將近三個小時的拜會過程中,來訪的國際菁英學人紛紛向陳毓鈞博士請教了兩岸關係、東亞局勢以及台灣政治發展等等議題,討論過程熱烈。
 包括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喬兆紅、韓國外國語大學碩士生李悠莉、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生李景華等八名國際青年菁英學人,在「兩岸菁英暨學人蹲點研究獎助計畫」執行長、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德昇的率領之下,於十七日下午拜會漢青兩岸基金會。
 陳毓鈞博士除了對來訪的國際青年菁英學人表示歡迎之外,也期勉國際青年菁英學人透過來台實地參訪,能夠深入了解台灣,讓將來的學術研究更加豐富而精闢。
 來訪的國際青年菁英學人針對美國在兩岸關係中扮演的角色、東亞局勢、台灣各政黨的兩岸政策、台灣政治發展等等議題,向陳毓鈞博士請益。陳毓鈞博士指出,一九四九年之後,美國一度傾向放棄台灣;但因為韓戰爆發,美國對共產集團進行圍堵,台灣位處第一島鏈,因此成為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的第一道防線。不過,近十年來隨著中國大陸政治、經濟、軍事等力量的崛起,美國的亞洲政策也必須有所調整。
 陳毓鈞博士進一步指出,近年來美國學界出現所謂的「棄台論」,但美國對台政策有其一貫性,特別是馬英九擔任總統之後,美國對台軍售更甚於以往。美國一方面希望台灣能夠繼續在第一島鏈中維持過去的角色,兩岸關係維持穩定;一方面卻擔心台灣軍事力量逐漸弱化,或是在政治、經濟方面傾向大陸,而中國大陸也已具備突破第一島鏈的能力;因此,美國也做好將重心轉往菲律賓的準備。
 陳毓鈞博士指出,美國和大陸既合作又競爭,雖然美國在中東持續進行戰爭,但整體力量日漸式微;中國大陸雖然逐漸崛起,但也應該要避免發展成為霸權的心態。不論是「重返亞洲」或是「亞洲再平衡」,許多人都認為美國至今並未放棄對中國大陸的圍堵心態;但大陸絕不能和美國進行軍備競賽,而應發展積極性的防禦力量。
 至於台灣各政黨的兩岸政策以及台灣政治局勢,陳毓鈞博士認為,隨著民主政治的發展,台灣往往出現一些亂象,但基本上是「亂中有序」;透過社會力量的監督,政治人物大致上不會逾越民間的基本要求。
 陳毓鈞博士認為,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是「不統,不獨,不武」,堅持《中華民國憲法》;而兩岸的憲法都追求中國統一,統一就是「一中」。因此,在「九二共識」之後,大陸方面提出「一中框架」,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六月份訪問北京會晤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時,也以「一中架構」回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還提出「形式上的統一」,這是大陸方面前所未見的新說法。
 至於民進黨內的兩岸政策,陳毓鈞博士認為,民進黨尚未放棄台獨黨綱,但就個別政治人物觀察,謝長廷提出「憲法一中」,是一個比較務實的說法,而且還前往大陸、香港訪問,顯示謝長廷試圖尋求突破。而蔡英文最近邀請大陸學者曹遠征等人來台,一起針對經貿議題進行討論,也顯示蔡英文有意做出轉變。

圖說
前排左起:李景華、喬兆紅、陳毓鈞教授、陳德昇教授。後排左起章潔(人民大學碩士生)王姝奇(北大國關碩士生)李悠莉鍾振明(上海同濟大學副教授)張友誼(康乃爾大學博士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